woman, sign, present-1076255.jpg

機會突然來臨時,你看到的是麻煩,還是無限可能?

相信大家都有過職場上需要趕 deadline,有突發的急件要處理的經驗。

或許是之前在法人機構,常常突然有翻譯、報告急件、對於在壓力下工作已經習慣。

最近在工作上合作的夥伴,我發現他常常提到 “麻煩” 跟 “很趕”。

我們的工作背景跟經驗差蠻多的,他其實沒有真的坐過辦公室工作,對職場文化不太熟悉,沒有這種趕 deadline 的經驗。在個性上,他也屬於會提早規劃,事情一定要按部就班的類型 (是我沒有的優點! 因此我們在工作上也很互補)。

所以當有突然的廠商邀約機會,或者企劃活動。他總是會抱怨說太趕、企劃活動很麻煩等。因為這些原因而在事情上幫忙的不情不願的。

另一位共同夥伴為調解我們的摩擦,還幫他找說詞: “他是 xx 星座吧? xx 星座都不喜歡太趕。”

聽到這裡我真是無言。

沒有人喜歡突然很趕的事情,這跟星座、血型沒有關係,OK?!

這些邀約尤其對我們這些收入不穩定的自由工作者,都非常的重要,也都是機會。

其實不要說對於自己當老闆的人了,在職場上,很多時候當下被交辦,可能會很不爽,尤其是突然被丟爛攤子,幫別人擦屁股的事情。

但之後再回頭看,都是值得的。不管是從中學習到的經驗,或者是可能因為這個案子而衍伸出更多可能性、因而建立起的人脈等。

這邊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。關於當遇到很趕的專案,可以怎麼做或者調整心態。

question mark, questions and answers, faq-3245622.jpg

不要只想著 “麻煩”,從中看到 “機會”

很多時候突發事情真的很煩,但就是因為你可以做到,所以人家才會找上你呀!

當然,說不並拒絕掉是最容易的。

如果是替人工作,應該很難說不,但若是自己有主導與決定權,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做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與機會。當然,也要先評估在當下自己的時間、資源、能力上是否做的出來,再去答應。

好處與機會可能包含但不限:

  • 合作的對象可能是平常自己無法接觸到的前輩或單位
  • 對於公司與自己個人面的好處 – 個人可以透過專案成長,學到新東西。對於公司來說也能拓展一個新的,不同面向的發展方向

在之前的工作,我一直想與一個外國單位接上線,但通常都是另一個部門作為窗口,因怕踩到別人的領域,一直不知道怎麼去接觸比較好。剛好在一個時機,上層有提出跨部位合辦活動的想法。

雖然這樣幾乎全部的工作都會丟到我們身上,但可以與一直想接觸的外國單位聯絡上,當下的我是興奮的。

當時的老闆剛好要調去另一個部門,新的老闆剛來交接。

我清楚的記得,當時跟新老闆彙報完,他鼓勵我去做,還請一位前輩來協助我。

結果一出他的辦公室,原本的老闆就把我拉進他的辦公室,嚴肅的說: “這件事妳不要碰,跨部位合作很複雜。”

總之,後來還是去執行了。

結果就是活動辦得很成功,來參與的外國人對於我們單位印象深刻,甚至還出機票錢邀請我們的大老闆們去國外詳談合作,也衍伸出長久的合作關係。

 

不要只看到現在的好處,這件事情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刻,帶出意想不到的機會

這幾年因為做自由業,經營茶品牌,有幸與不同領域的前輩合作。

發現他們之所以會成功,是因為他們的格局比一般人大,看得也遠。

他們看到的不只是現在的好處,而是未來的無限可能性。

很多時候我們當下做的事情,的確有可能會是做白工,替別人抬轎。但我發現,很多人會在暗處默默的觀察你這個人、或者這個單位處理事情的態度,會有 “未來還想合作” 的想法,又或者會把你介紹給別人。

尤其是做生意,大家就是這樣互相介紹來去的。

但前提是,你跟團隊必須要夠好,別人才敢推薦。

我的接案就是這樣,第一個案子客戶有滿意,下一次還會想合作,並也樂意將我介紹給其他人,帶來更多的案子。

只要專注著把現在的事情做好,未來就有更多的機會。

ask, sign, design-2341784.jpg

學會找資源與尋求幫忙

有這種突發急件的時候,很多時候當下壓力會很大,只要心理素質不夠強大,很可能就會承受不了並崩潰。

我曾經就接手過一個因為壓力而血壓飆高,做不出來的同事的案子。

但其實,不管是一個人的自由業,或者是在單位工作,身邊都有很多一直存在的資源。我們卻從未去詢問或 call for help。

當你開口問的時候,會被拒絕是不可避免的,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。

但更多時候,你會訝異,願意幫忙的人還是占大多數的。

Call for help 之前,要先自己做好功課,不要在還不了解狀況,不知道具體要找哪一位適合的同事幫忙前就冒失的去找人幫忙。這樣會被覺得妳是想 “丟工作” 給他們。

我曾經就遇過一個 PM,他在處理一個案子時,只是一直跟大家說: “我真的需要大家的幫忙,我一個人沒辦法”。但他卻未先將所有 Rundown 拉出審視具體要做的事情,導致大家也不知道要怎麼幫他。後來他很生氣與傷心,更誤解說沒有人願意幫他。殊不知其實大家都在等他的規劃。

身為主要負責人,要先具體的了解專案的全面,並列出需要處理的事情,再來想誰對於這件事情可能有經驗,或有認識的人可以幫忙的。

這邊也分享一些尋求幫助的小撇步:

  • 要替幫助你的人記上功勞:
    很多時候當主管沒有明確的拉其他同事進來幫忙,只能私底下自己去拜託同事幫忙。同事幫完後,我會習慣在交給主管時,在郵件中 cc 該位同事,並在郵件中第一句話提及並感謝該同事的幫忙。
    這也是讓同事知道這件事進度的一種方式 – 就像很多時候,我們幫了別人一件事情,就算是小事,我們也會好奇進度以及後續,若對方最終有因此得到好的結果,我們也會很開心。

 

  • 當你向別人尋求幫忙,會拉近彼此的關係與距離
    這是所謂的富蘭克林效應:

    “曾幫過你的人,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。”

    另外,我自己發現,當我請人幫忙後,對方也會反向的問我幫忙。之前可能不好意思或者覺得沒那麼熟,但因為我先請他們幫忙,他們也會卸下心防,覺得請我幫忙應該也 OK,我會願意。

    這在職場上會演變成一個互相幫忙、互助的正向循環關係。

    例如我之前可能會請中文好的同事幫忙看我擬的公文,同事之後也開始請我幫他們看英文的郵件用詞或寫作。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,不只可向對方學習,相處模式也從同事的關係變成朋友。

    就算是我已經離職了,跟以前的同事們還是會互相交流,請教對方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些問題。這何嘗不是一種細水長流的友誼關係呢?

最後,還是要回歸到正題。

當機會來臨時,你看到的是麻煩,還是這件事情帶來的無限可能呢? 

慢慢的學習將眼光放遠、從不同角度思考,格局才會越來越大,路也會走的更寬更遠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