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lb, light, idea-40701.jpg

學琵琶有感

學習琵琶,是一個興趣,但學習的過程中卻帶出很多領悟與體會。

在法人機構上班,最棒的就是裡面有各種才藝班 – 中西式樂器、語言課、各種運動課程…當時就一直嚷嚷著要開始學古箏 (古裝劇看太多,覺得會彈古箏的女生都好仙)

結果莫名其妙的,竟然學了琵琶。完全沒研究的我,很單純的想說

1) 琵琶比較好攜帶

2) 只有四根弦,應該比較簡單 (這個被我學國樂的朋友笑了很久)

就這樣大概學了2年的琵琶,老師是一位什麼樂器都會一點的阿伯,他的教法很隨興,這週教超難的曲子,下週又變的很簡單。我當時也不覺得怎麼樣,也是抱著 “只是有個興趣而已,不用強求這麼多” 這種心情。

離職後搬來台北,因為租的地方隔音不好,就停止了琵琶學習與練習,直到今年初搬家後,開始手癢,又開始琵琶學習。

很幸運的找到好老師~在這5個月的學習裡,竟帶出了之前學2年從未有的心得與領悟。

 

獲得回饋的重要性

以前學琵琶,老師每節課並不會驗收上次教的曲子,教過就算了。我也不知道到底如何,就自己彈的很爽,聽得出曲調就覺得自己還不錯嘛~

現在上課,老師都會驗收上一次教的,並給予重點回饋。

這讓我意識到,原來人都有盲點。

在任何事情上,我們可能一直都覺得很好了,但透過旁人專業與客觀的角度,可以點出我們自身的盲點,察覺到問題之處。發現到問題後,接著就是針對問題刻意練習了。

 

刻意練習 (有自覺的學習) 的重要性

因為之前的隨興,我從未想過我的彈法都是錯誤的,只知道自己基本功不好。

上幾節課後,老師說:

“在調整舊習慣的過程會很痛苦,但如果一直照錯誤的方式彈,一直用錯的方法練習,彈出來的還是錯的”

這句話在我心中跑出驚嘆號!

在做事上,我們是否也常常如此? 一直用已習慣、且錯誤的方式在做事而不自覺?

 

繼續的重要性

中斷琵琶學習了兩年,再度開始後,發現自己幾乎得從零開始。雖然還記得弦的位置,但發現連看譜都有問題。

拿出以前常彈的曲子,卻發現彈不出來了…最近因疫情影響,改成線上上課,一轉眼下一期就要開始,有幾個同學說要等可實體上課時再續報課程。我卻覺得實體上課固然有它的不足之處,但跟不繼續上課,無法得到 (上述的) 回饋與可針對的刻意練習相比,實在是小小的缺點。

這跟我們平常在看事情一樣,你是看到它的小缺點而完全否認,還是能從長遠的角度來看?

另外,實體上課固然更清楚,但我個人覺得遠端教學後,我反而進步更多了。因為大家無法在線上合奏,導致老師需要一個一個聽同學彈,上課時間不夠時,就要錄影給老師看。除了老師能更針對個別的問題給予指導外,我發現交錄影前,自己也會先看過,然後訝異於發現自己的一些壞習慣。

所謂的不方便與缺點,難道就沒有隨之而來的優點與好處嗎?

 

基本功的重要性

有一位學古箏的好朋友,以前會跟我一起練琴。當時就一直跟我強調基本功的重要性 – 慢慢彈,手指的角度,彈的清楚顆粒聲。我總是覺得重複的練習好枯燥無聊,所以完全沒有好好練習過。

一直到現在換了老師,才開始每天認真的彈節奏與練習曲。

雖然很無聊,但是在練習的一個小時中,其實也就佔5-10分鐘的時間,一下子就過去了。

最重要的是,我發現在彈曲子時,曲子變好聽了!

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,剛開始進入職場時,總是覺得蒐集資料、做表格彙整的工作真的很無趣以及浪費時間。

現在回頭看,蒐集資料是為了更好的做分析的工作以便採取最佳行動、表格彙整則是練習邏輯力,讓思維與思考更清楚。

以上的幾點,尤其是 回饋 刻意練習,在我讀到萬維鋼的 高手學習 時,更是深刻有感。推薦希望「有效且高價值地學習」的朋友們。

不同領域的學習方式,可以靈活的互通。用對了方法做事與學習,讓自己進步的更快、更上一層樓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