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Naval Ravikant 為矽谷知名投資人,說實話我在讀這本書之前沒有聽過他,這也是在某個書評或網站上看到推薦,就下載了英文電子書來看。
開始閱讀後才發現,Naval Ravikant 不是作者,這也不是什麼所謂的自傳。是一位網路作者 Eric Jorgenson 將 Naval 曾在 Twitter 等公開平台發布過的看法,彙整於這本智慧語錄。這本書蠻好讀的,是讓人會想繼續看下去,並反覆閱讀的書。英文版簡潔俐落,沒有什麼長長的句子,也沒有太多什麼 study case,純粹就是分享創造財富以及關於人生的智慧。
首先,要了解如何創造財富: 做什麼,跟誰一起做,以及何時去做。
花時間了解要做什麼,而非一下子投入很多心力去瞎忙。
雖然跟誰一起做、做什麼比努力工作重要,但是還是要非常努力地去做。
替人打工/出租自己的時間是無法變有錢的。必須要擁有自己的生意去獲得財務自由。
提供這社會想要卻還不知道如何獲得的事物。
用頭腦賺錢而不是靠時間 – 判斷力是關鍵。
致富不是靠花時間省錢,而是要把時間省下來賺錢。
沒有人會比你更看重自己 – 不用管別人看不看重我們,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價值。將自己一個小時的收費提高,並堅持下去。
看完這段後,我每天開始跟自己默念: 我一個小時值澳幣 $5,000。
記得將時間列入每一個決定中。這件事情需要我親自去做嗎? 若我一小時賺澳幣 $5,000,是否能雜事外包,將省下的時間拿來賺更多的錢呢?
找出自己的優點
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能力。這個能力不是靠後天訓練,而是來自於個人純粹的好奇心與天生對其的熱情。
做這件事對你來說很好玩,但對他人而言很費力。這件事通常需要高度技巧或創意,並且很難外包或自動化。
當你了解自己的長處,就去無償幫助別人,可透過寫書、部落格、拍影片、做 podcast 等方式。做這些事情通常並無須獲得他人允許,也無太多的邊際成本。
我們只能專精 1-2 樣事情,通常是會令我們廢寢忘食的事情。你必須成為該領域最優秀的,不斷進步直到變成業界/世界第一。
致富最重要的技能: 不斷的學習,了解如何習得所有你想要的技能。
找出你可以完全投入並可複利的事情
如果這件事情現在讓你覺得好玩,但是某天會無聊,這是一個臨時覺得有趣,但無法長久的事業,請繼續尋找。
越是讓你能純粹去做的事情,通常反而會做得很好。
看到這裡我似乎抓到了什麼。我總是對什麼都有興趣,但是又容易很快感到無聊。或許就是這樣,我每個工作都沒法超過三年,創業也沒辦法持久。可能就是還沒找到那件我能很純粹去做的事情。也或許因為想太多而得失心太重,變得不純粹,因此無法單純專注在事情本身。
書中也有建議選擇能長遠的產業,以及能長久合作的夥伴。
人生就是尋找誰跟什麼會需要你。逃離競爭的最好辦法就是做自己。當你跟其他人競爭時,基本上就是跟他們在做一樣的事情。若能打造並行銷帶有自我風格的事物,將沒人可與你競爭。
輸出比輸入重要
輸出/結果最重要,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,不代表會得到對等的結果。
只需在意工作本身,就能更高產更有效率。
我自己的理解是,在工作中,我們常常帶有太多不必要的情緒,導致很多時候沒辦法把工作做好。若能專注在工作本身,或許能純粹的做得更好。
三個年輕時最重要的決定: 住哪裡、跟誰在一起、做什麼?
看到這段時,我想起了我 20幾歲在德國的生活。真的很慶幸當初決定出走歐洲,去見識外面的世界,提升自己的眼界。當時工作跟著的老闆為創業家,啟蒙了我對於自己做生意,擁有自己事業的想法。當時做的也是開創的事情,冷開發客戶,一點一滴地把公司國際業務做起來,不僅學到從0開始,也了解到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跟堅持。
現在回想,我年輕時做了這三樣決定,對於現在的我,影響真的不小。直到現在我都還會運用向德國老闆習得的思考與做事方式,尤其是德國人做產品不妥協的精神,在職場跟創業真的很有幫助。
寧願做一個失敗的創業家,也不要永遠沒嘗試過。
雖然曾經跟朋友合夥開過公司,但看到這句話,還是有被激勵到。我一直都還在想要做點什麼,但心中的 “talk” 太多了。每天跟自己喊話一下,就去做吧。 失敗也 OK,但重點是要去做!
Networking 是浪費時間的一件事情
在做生意前嘗試建立商業關係是浪費時間。
如果你正在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,越來越多人會想主動認識你。
做出令人覺得有趣的產品。展現成品,對的人就會找到你。
我真的超級同意這個觀點! 我越來越不喜歡去那些 Networking 活動,可能是年紀漸長的關係,但更關鍵的原因是,我發現若是需要跟人鏈結時,透過 LinkedIn,打電話去認識,只要你的 offer 是對對方有價值的,不用去搞社交活動,對方也很樂意與你鏈結。
總之,重點就是要提升自己吧! 讓自己與產品夠優秀,就會吸引到對的人。這讓我想到一句話 “花若盛開,蝴蝶自來”。
要做出一些艱難的事情才能創造出有意義的人生
要有耐心,優秀的人會做出很棒的產品,就只是需要有耐心。
要花時間努力,但是判斷力還是最重要的。
開始痛苦的那一瞬間,代表你開始理解這世界。被迫接受事實時,你才能開始做出有意義的改變以及進展。
智慧就是知道做了這件事後長期的後果,然後做出正確的決定將其資產化。
方向比速度重要,選對方向並槓桿。
做決定時不要有太強的自我或先入為主的想法
看透事情的本質,首先要將自尊心放一旁。若是固執的一定要使用特定手段達到目的,就越難能夠看透事情的真相,以至於難以做出正確的決定。
花時間思考
很多好點子都是在我們無聊時想出來的。
要做出重要決定,我們需要先拋下過去的記憶、經驗與自我,專注在問題上。
成功就是不要犯錯 – 比起做出對的判斷,避免錯誤的判斷更重要。
如果不能決定,答案就是 “NO”
很多事情不是就是這麼簡單嗎? 有時猶豫了很久,各種的 “可是…”,”不過…”。好像想要又無法決定,其實就是 “NO”。
短痛但是長期的好處
很多事情,在執行的時候感覺很痛苦,但是持之以恆下去,將會有巨大的收穫。書中以健身為例:在運動時感到很累很痛苦,但長久下去對於身體是好的。
快樂就是處在一個什麼都不缺的狀態
沒有對於外在事物的慾望,讓心靈感受到滿足。
我們要重視在世上的時間,這包含照顧到自己的內在,並停止焦慮。
“我是要一直糾結在這件事上,還是要讓自己心平氣和?”
要提升快樂,首先要相信自己做得到。快樂是一種選擇,選擇要快樂後,要去耕耘。
當我看到 “快樂是一種選擇”,我簡直醍醐灌頂。我一直因為自己不快樂而質疑自己是否有問題,有憂鬱症。為什麼大家都很快樂,我卻要悶悶不樂? 原來,快樂跟其他技能一樣,是能學習,能努力獲得的。
學會接受
接受所有結果。我們終有一天都將歸於塵土,這些事情都將不重要,所以為何不好好的享受人生?
沒有什麼是我們 “應該” 要做的。我們該做的事就是去做我們想要做的事,開心地做自己。
人生的目標
一定有最適合你能做的事情在等著你。去找到最需要你的人、生意、項目或事物。
不用管是什麼事情,每天做點什麼吧!
不用去管會不會讓自己丟臉,誰管你啊? 反正有一天都會死,到時候我們什麼都不記得了,屆時一切也都沒有意義了。
我發現,我只要寫寫部落格,看看書,就會覺得這一天 “做了點什麼”,會覺得過得很充實。
如果你有之後想做的事情,現在就去做
沒有什麼所謂的 “以後”,do it now。
這句話說起來簡單,我自己覺得蠻難的。例如我想去環遊世界,但我現在沒存款,有年幼的小孩,當然只能想著以後再去了。但看了這句話後,開始思考是否有一些方法可以達成夢想,或許無法 “現在” 就去,但可以讓所謂的以後 (20 年後) 提早一點。
自由 v.s. 期待
如果別人對你有所期待,那完全是他們的問題,跟你沒有關係。
勇氣就是不要去管其他人在想什麼。
我們沒有義務去讓別人開心,因此,不要花時間去討別人開心。
這是很多雞湯文都會有的金句,但是再次讀到,還是省思了一下。我一直都很在意別人的想法,有時也會太過於遷就別人,先想一遍這個人的個性如何如何,所以我要怎麼做才不會讓他不開心。到頭來只是自己委屈,何必呢?
期許自己能活出真實的自由,不要讓別人的期望變成一種枷鎖,去做自己吧。
讀書心得
- 關於選對方向這件事情,我倒是覺得,花時間搞清楚要做什麼、與誰一起做雖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要去嘗試,去付出行動跟努力。剛出社會時,我很努力地想把事情做好,後來自己創業後,學到了選擇比努力重要,但也曾一度的迷思在太過在意做 “對的事情,而不是把事情做對” 這種想法。我的創業夥伴教了我,想太多會導致什麼都做不好,先做了,再求好再進步。當然,不否認在對的方向中努力,收穫也越大。
- 接下來,要來尋找自己可完全投入的事情,並且純粹的去做。不要再有: “做這個後自己會變成百萬富翁,會超級成功” 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。純粹的享受做事情的當下,好好把它做好就是。
- 不要害怕去做困難的事情。或許是年輕時曾經辛苦過,現在有點想躺平一下。最近在工作上不自覺地會想逃避困難的事情。這本書提醒了我,做艱難的事情才能創造出有意義的人生。不要怕難,怕的是遇到事情變成鴕鳥心態,開始逃避的我。
- 期許自己多點勇氣,不要在乎別人在想什麼。尤其是在職場上,老闆對於我們總是有很多的期待,我們自己要劃分出那些是合理的 – 領這薪水本就應該要做到的,哪些只是老闆自身的期待。沒有必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累,小心翼翼的,大膽去做自己,讓自己心靈解脫吧。
- 書裡面也有 Naval 推薦的一些書單,我從中挑了幾本 Jiddu Krishnamurti 的書 – Naval 大力推荐,內容關於心靈與自由。據說他很多哲學觀點都是從 Krishnamurti 的見解而來。剛好趁年底放假來看書。
購買連結: